今(九十一)年元月我國終於突破重重困難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擴大了國際活動空間,也面臨新階段國際競爭的壓力。又值國內外景氣緩慢復甦的情勢,新國會及新內閣團隊相繼組成,本院特別提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秉持以人為本、永續發展的基本理念,致力於政治、金融、財政之改革,加速推動投資人才、研發創新、全球運籌通路與生活環境之建設。而在去(九十)年總統以「鞏固民主、穩定兩岸、破除積弊、創建未來」為目標召開全國經濟發展會議,獲致多項共識結論,行政部門正積極落實這些結論。同時我們也繼續推動政府改造工程,發展中央與地方的夥伴關係,並努力建立正常化的兩岸關係,拓展外交合作,期能進一步實現「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理想藍圖。
本院自九十一年度起推動實施中程計畫預算作業制度,於去年八月即已核定各主管機關九十二至九十四年度中程歲出概算額度,今年四月以來,各主管機關陸續編製概算報院,本院即組成年度計畫及預算審核會議多次研商,依據施政方針及施政計畫,審慎籌編本(九十二)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又衡酌今年全球經濟景氣逐漸回升,國內經濟可望溫和成長,惟受政府長期實施各項減稅效應影響,近年來中央政府總預算收支差短仍難有效控制,加計籌措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與基隆河整體治理前期計畫特別預算及擴大內需追加預算等資金,累積債務餘額擴增至2.9兆元之後,加以往年出售股票與3G執照等收入均已萎縮,經戮力檢討由各國營事業與作業基金盈餘繳庫及出售公有財產等收入挹注,本年度歲入財源成長仍極為有限。又由於近年來政府經常收入漸趨困窘,但依法律義務必須編列之各項社會保險補助、福利津貼及利息補貼等經常支出持續增加,故為謀經常收支之平衡倍感困難,必須採強制撙節消費性支出,並適度擴增生產性投資原則,落實零基預算精神,就原有之各項計畫及擬議之新興計畫全盤加以檢討,依施政輕重緩急,排列優先順序,俾資肆應。
現本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業已編竣,歲入為1兆3,343億元(不含融資財源),較上(九十一)年度法定預算數1兆 2,623億元,增加720億元,約增5.7%,又上年度法定預算數如連同現已送請 貴院審議之追加(減)預算案,予以一併納入計算後之數額(簡稱上年度預算數,以下同),則本年度歲入總額較上年度預算數1兆 3,002億元,增加341億元,微幅成長2.6%。至歲出總額為1兆 5,724億元(不含債務還本),較上年度預算數1兆 5,908億元,減少184億元,約減1.2%,其占國民生產毛額(GNP)比率由上年度16.0%降為15.2%,政府歲出規模續呈緊縮狀態。
本年度總預算案經一再檢討各項開源節流措施結果,歲入歲出相抵差短為2,381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2,906億元,減少525億元,約減18.1%。又上述收支差短2,381億元,如連同依公共債務法必須編列之還本數465億元,共需融資調度財源2,846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減少615億元,將以發行公債2,350億元及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496億元予以彌平。
本年度歲出預算,受限於歲入財源成長有限,故各機關一般經常性支出再賡續採行強制緊縮措施,包括通案刪減加班值班費20%、其他人事費2%、國內旅費30%、國外旅費20%、其他業務費10%等,俾撙節消費性經費。但對於「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加強教育科技文化、社會福利支出、增進對原住民及客家族群之照顧、紓解地方財政困難等重要施政,以及依據法律義務所必須編列之經費,都已儘可能作妥善的安排。茲就各項政事別支出觀察,以教育科學文化支出編列2,984億元為最多,較上年度預算數增加8.5%,主要係開發新竹生物醫學園區、捐助財團法人同步輻射研究中心與國家實驗研究院之財產及各項科技研發經費等大幅增加,其占歲出總額比率亦由17.3%擴增至19.0%;社會福利支出編列2,876億元居次,較上年度預算數增加7.7%,占歲出總額比率由16.8%增加為18.3%,主要係增列老人福利津貼與公、勞、農及健保等保險補助;國防支出編列2,312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增加1.8%,占歲出總額比率由14.3%增加為14.7%,主要係增列軍事人員待遇、軍事設施及教育訓練費等;經濟發展支出編列2,282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減少653億元,其占歲出總額比率由18.4%降為14.5%,主要係彌補國安基金虧損及撥充民營化基金分別減少341億元及50億元,以及上年度追加台北捷運等相關建設經費255億元所致;債務支出1,507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略減1.3%,占歲出總額比率仍維持9.6%;退休撫卹支出1,306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增加1.9%,主要係配合政府改造增加公務人員退離經費等。
根據以上歲出編列結果,依總資源供需估測模型推估,預測九十二年度GNP將達新台幣10.4兆元,折合美金逾3千億元,平均每人GNP接近1萬3,572美元,經濟成長率可望回升至3.5%,而國內物價則維持穩定,消費者物價可望控制在1.1 %。綜上顯示本年度預算案之編製,確已兼顧國家建設發展與財政穩健之原則。
近年來由於國內經濟成長速度減緩,稅收增加不如往昔,再加以陸續採取各項租稅減免措施,八十七年度全國賦稅收入1兆3,971億元,至九十二年度降為1兆3,273億元,國民賦稅負擔率因而持續走低,由七十九年度的20.1%降至九十二年度的12.8%,不僅低於工業國家的27.7%,亦較南韓的19.5%及新加坡的16.2%為低。賦稅負擔率持續下降,政府施政所需財源漸趨困窘,導致歲出規模日益緊縮,不僅對政府整體施政產生影響,亦不利於財政之健全。此外,本年度具強制性或義務性必須編列之重大支出即達1兆0,958億元,包括人事費4,227億元、債務付息1,507億元、社會保險補助1,654億元、社會福利津貼及補助776億元、對各級公私立學校教育補助873億元、對地方政府補助1,357億元,占歲出1兆5,724億元之70%,歲出預算結構續呈僵化。有鑒於歲入成長滯緩與歲出結構僵化的問題,未來本院除將賡續加強推動中程計畫預算作業制度,並已組成財政改革委員會密集檢討,期能健全財政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增進社會福祉,並於五至十年內達成財政收支平衡之目標,將朝以下三方向努力,包括:
一、控制支出成長,提升支出效率,健全支出結構。
二、充裕財政收入、加強公有財產管理、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
三、妥善調整稅制結構,追求稅收穩定、租稅公平與效率。
以下再就經濟發展情勢之檢討與預測、總預算案籌編經過及主要內容、總預算案之重點分析、附屬單位預算之主要內容及預算籌編重要相關事項等說明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