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貳、經濟發展情勢之檢討與預測

  • 發布單位:公務預算處

一、國內外經濟情勢之檢討與展望

(一)國際景氣緩步回升,潛在變動風險仍大

今年以來國際景氣在美國首季經濟強勁成長5.0%激勵下,逐漸脫離去年成長低谷;惟當世界各國迎向經濟榮景之際,美國卻接連爆發企業會計醜聞,動搖全球投資及消費者信心,造成股、匯市劇烈震盪,除導致美國第二季經濟成長率下滑至1.1%外,亦使今年下半年國際景氣之不確定性驟升。根據資訊華頓協會(DRI-WEFA)最新資料,今年世界經濟成長率將由去年1.4%小幅提高至2.0%,世界貿易量成長率亦由0.5%增至2.1%。

展望未來,在基數偏低下,預測明(九十二)年世界經濟成長率將達3.4%,其中北美自由貿易區由今年2.6%增為3.6%,歐盟由1.4%增為2.9%,亞洲由2.2%增為3.4%,影響所及,世界貿易量成長率提高至7.1%。但主要經濟體中,日本受泡沫經濟破滅餘威羈絆仍難完全脫困;歐盟因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 Treaty)中「穩定及成長法」牽制(政府預算赤字及債務餘額占GDP上限分別為3%及60%),財金政策相對保守,二者均無法對國際景氣復甦發揮帶頭作用;美國經濟走勢則變數仍多,致維繫世界經濟穩定成長的動能極為薄弱;加以拉丁美洲國家醞釀爆發金融危機、恐怖攻擊如影隨形、美國與伊拉克劍拔弩張等,均對復甦中的國際景氣埋下潛在變動風險。

經濟成長率

(二)對外貿易漸趨回穩,民間投資動能略低

去年由於全球經濟急遽降溫,我國外貿受創甚深,全年商品出口較八十九年衰退17.2%。今年以來隨國際景氣漸趨復甦,我國商品出口明顯好轉,年增率由第一季負7.9%轉為第二季增5.9%,七月出口增幅更達14.9%,對外貿易已趨回穩,進而帶動工業生產增溫。未來出口狀況雖將受國際景氣高度牽制,惟因國內產業具有極高應變能力,加上近年快步邁向全球化布局,已建構紮實產銷體系,有助於維繫外貿穩健成長。

另一方面,由於景氣動向風險仍大,企業產能過剩亦未盡紓解,加上市場競爭劇烈,壓縮獲利空間,導致廠商投資態度趨向保守,去年民間投資實質負成長29.2%,今年上半年續呈衰退11.5%。民間投資不振,長期將影響生產力與競爭力之提升。政府雖積極採取諸多激勵措施改善投資環境,惟若能降低非經濟因素干擾,亦攸關企業投資信心之恢復。

海關出口與民間投資

(三)企業加速全球化布局,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升高

自從東、西方結束對抗以來,國際經貿障礙逐漸撤除,貨物、資金、人員及技術之移動更加暢通,「全球化」成為沛然莫之能禦潮流,加以近年資訊通信科技(ICT)孕育網際網路發展,經貿往來跳脫時空限制,產業競爭益趨激烈。國內企業為掌握國際分工趨勢及提高競爭力,紛紛採取「全球運籌」管理,將經營觸角伸向國外,俾運用各地價廉質優之生產要素以滿足市場需求,並憑藉靈活快捷之產銷體系在全球經貿供應鏈上取得關鍵地位。政府為肆應企業全球化布局,亦將積極推動「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謀求創造台灣獨特競爭利基,導引企業深耕台灣,並吸引國際企業前來設立研發創新中心。

國內企業在尋求與國際接軌過程中,著眼中國大陸具有土地與勞工成本相對低廉、市場大、地理位置近及文化語言隔閡小等特點,多將其列為全球化布局之重要據點。隨對外投資誘發之貿易效果遞增,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占總出口比重(出口依存度)節節升高,八十一年突破一成大關,去年升至19.6%,今年起兩岸分別加入WTO,致經貿往來更加熱絡,1-5月出口依存度達23.5%,超越美國成為我國最大外銷市場。

我國對中國之貿易

(四)國民賦稅負擔偏低,公共支出力道受限

受政府長期以來實施各項租稅減免措施影響,近年來賦稅收入未能隨經濟同步成長,國民賦稅負擔率(賦稅收入占GNP比率)持續走低,由七十九年度高峰20.1%降至九十二年度12.8%,減少7.3個百分點,不僅低於工業國家平均27.7%,亦較南韓19.5%、新加坡16.2%及菲律賓18.0%為低,並導致賦稅收入占各級政府支出比率由七十九年度之77.2%劇降至九十二年度57.5%,其中中央政府更由88.3%降至59.1%。

由於我國軟硬體設施與歐美先進國比較仍呈不足,為支應經濟發展及提供國民優質服務,政府固定投資維持適度擴增,係確保經濟永續成長之關鍵。惟因政府欠缺穩定豐裕稅收挹注,舉債上限又面臨公共債務法規範,加以近年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大幅提高對弱勢族群之移轉支出,在財源捉襟見肘下,除持續對經常性之消費支出採取強制節流措施外,政府固定投資支出亦難有大幅成長空間,致政府消費與投資支出合占GDP比重,由八十一年23.3%遞減至九十二年15.9%,十餘年間下降7.4個百分點,其與賦稅負擔率下降亦步亦趨,顯示收入不足已約制政府公共支出之能量,並削弱政府藉由財政政策提振經濟成長之空間。

國民賦稅負擔率與政府支出占GDP比率

(五)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失業人數降低不易

去年國內、外景氣不佳,惟我國製造業升級速度所受影響輕微,重化及技術密集產業占整體製造業產值比重由八十九年81.7%微降為81.4%,出口值占整體製造業總出口比重由79.0%降為78.6%,今年前五月,隨外貿逐漸回穩,重化及技術密集產業之產值及出口值占整體製造業比重分別回升至83.0%及79.5%,顯示產業結構調整並未歇止。

失業情況

今年以來,受惠於國內、外景氣回溫,1至6月平均就業人數943.8萬人,年增率轉為正成長0.6%,惟受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及企業進行組織重整影響,失業人數為50.6萬人、失業率5.1%,其中因歇業或業務緊縮之非自願性失業人數為26萬人,占失業人口51.4%,較去年同期增加9.1個百分點;另一方面,由於企業求才偏向高技能及知識密集人力,致今年上半年基層人力(生產有關工人、機械設備操作工及體力工)失業率為6.5%,高於平均失業水準,較去年同期增加1.4個百分點。整體而言,隨產業持續轉型、淘汰或外移,高科技產業及服務業新創就業效果仍嫌不足,國內勞動情勢除受全球景氣左右外,仍將面對產業結構重新調整之適應期。


二、全國總資源供需估測

全國總資源供需估測係採用經濟計量模型,根據國內外經濟發展情勢等有關資料,預測全國未來可用經濟資源之供給與需求狀況,俾利全國資源之合理分配與有效利用。九十二年度全國總資源供需估測作業已由本院主計處先後辦理三次,第一次於去年十一月間辦理,估測結果供本院作為制定九十二年度施政方針之參考;第二次於今年五月間辦理,俾供預算案籌編期間匡計政府預算收支規模之參據;第三次於八月間依據編定之預算案資料及其他國內外財經情勢,進行經濟預測,並隨同預算案作為 貴院審議時之參考資料。第一次及第二次之估測作業具有預算政策評估功能;第三次估測則在既定預算政策(預算案已編成)下表達整體經濟之可能發展結果。

根據前 述國內外經濟發展情勢之檢討分析,與中央政府編定之總預算案及預算籌編原則對地方政府之規範,設定各項外生變數,並以總體經濟計量模型求解,得到九十二年度全國總資源供需第三次估測,茲將估測結果分述如次:

(一)總體經濟:九十二年經濟成長率(按實質GDP衡量)3.5%,高於九十一年之3.1%;國民生產毛額(GNP)10兆3,681億元(折合3,056億美元),年增率4.0%;平均每人GNP 1萬3,572美元,較九十一年1萬2,982美元,增加590美元。

(二)對外貿易:在世界經濟成長率提高及全球貿易量擴增助益下,估測九十二年我國海關出口金額增加7.4%,進口增加8.9%;全年商品出超153億美元,較九十一年減少5億美元。

(三)儲蓄與投資:受結構性失業不易大幅改善及失業率仍高之影響,民間消費傾向將續呈保守;九十二年國民儲蓄率升為25.6%。投資方面,由於政府採取諸多優惠措施激勵民間投資,加以高鐵持續進行、3G執照釋出及比較基數偏低,預測九十二年民間投資成長率回升為8.4%;併計公共部門投資,九十二年國內投資率18.5%,高於九十一年之17.3%。

(四)物價變動:九十二年國際農工原料可望維持平穩,加以我國加入WTO後將進一步調降關稅及開放市場,商品價格將不易大幅調漲,另房市仍處調整期,租金漲幅有限,亦有利服務類價格穩定,預測消費者物價與躉售物價分別上升1.1%及1.2%。

總供需估測結果

三、各級政府收支概況

各級政府本年度預算案歲出規模(不含債務還本)按各級政府所管收支計列2兆4,507億元,如將彼此間協助、補助等重複支出減除不計,則歲出淨額為2兆2,420億元,較上年度之歲出淨額2兆2,455億元,減少35億元。再併計特別預算分配本年度預算案期間支用數682億元,則本年度歲出淨額為2兆3,102億元,其占GNP比率由上年度之23.4 %降為22.3 %,政府整體歲出規模持續下降。茲將各級政府本年度預算案收支初步匡計情形,列表說明如下:

各級政府收支概況

各級政府92年度總預算案收支核列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