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肆、總預算案之重點分析

  • 發布單位:公務預算處

本年度中央政府財政仍極度困難,經就各機關一般經常性支出持續再予通案刪減,始勉強維持經常收支之平衡。但基於依法行政與為民服務之施政理念,對於履行法律義務所必須之重大支出及配合當前施政重點所需經費,包括確保國家安全、推動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加強國內各項基礎設施之建設、活化知識科技創新泉源、賡續促進國內教育事業發展、營造多元文化環境、提升全民福祉、創造活力新政府、紓解地方財政困難等所需經費,均予優先考量編列,謹分別說明如下:

一、推動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創造國家競爭優勢

為因應全球化、數位化的衝擊,政府需於短時間內提昇人民生活品質並改善企業投資營運環境,以創造台灣獨特的競爭利基。為達成此一重大目標,本院特於今年五月間核定「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提出涵蓋投資人才、研發創新、全球運籌通路與生活環境等四大主軸之十項發展重點計畫,以加速達成「綠色矽島」的國家願景。本項為期六年,包含經濟、人文與生活三個面向的國家總體建設計畫,九十一年度所需經費已在各機關原編列預算或以辦理追加預算211億元方式支應,本年度則投入經費共1,483億元賡續積極推動,其中公務預算部分共編列1,205億元,包括屬公共建設計畫之879億元、屬科技發展計畫之243億元、屬社會發展計畫之26億元及屬基本需求之57億元,另營業基金及非營業基金預算部分亦分別編列75億元及203億元。謹將計畫項目及預算編列情形重點陳述如次:

(一)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共有18項,計列15億元,其目的在營造國際化生活環境,提升全民英語能力,建構全民網路學習系統,養成活力青少年及建立E世代終身學習社會環境。主要包括公務員終身學習、改善國民運動環境、推動國民健康學習等計畫7億元,辦理縮短中小學城鄉數位落差、建構數位化學習內容等計畫4億元,推動營造英語生活環境、英語與國際文化學習及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等計畫4億元。

(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共有24項,計列15億元,其目的在成立創意產業推動組織,培育藝術、設計及創意人才,整備創意產業發展的環境及促進創意設計重點產業與文化產業之發展。主要包括規劃設計創意文化園區、成立國家級設計中心等計畫6億元,發展創意藝術、出版、影音等產業計畫4億元,辦理創意生活、紡織與時尚設計、傳統工藝技術及藝術人才國際交流等計畫5億元。

(三)國際創新研發基地計畫:共有39項,計列92億元,其目的在吸引國際研發人才,提供研發貸款,成立各種創新研發及推動重點創新與產業科技。主要包括辦理奈米科技發展、晶片系統發展及電信科技發展等計畫47億元,推動大學國際化及全球學術研究網路計畫等29億元,成立電信科技中心、吸引跨國企業設置區域研發中心、發展亞太創業中心及設立半導體學院等計畫16億元。

(四)產業高值化計畫:共有80項,計列331億元,其目的在籌募創投資金,開發產業核心技術,推動重點產業,獎勵投資國際通路與品牌及促使勞動力升級。主要包括推動紡織科技、運輸科技、生物與生技科技等發展案及共通領域中程綱要計畫等162億元,辦理南港生技園區、台南科學園區、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等計畫106億元,辦理創業投資計畫、發展國際品牌、協助台商發展國際通路、數位內容產業、照護服務產業、四大新服務業、綠色產業等49億元,以及辦理各項職業訓練進修、第二專長訓練計畫14億元。

(五)觀光客倍增計畫:共有38項,計列69億元,其目的在整備現有套裝旅遊路線,開發新興套裝旅遊路線與新景點,建置觀光旅遊服務,積極宣導、推廣國際觀光及促使會議展覽產業之發展。主要包括辦理北部海岸旅遊、恆春半島、阿里山、日月潭及離島等風景區旅遊計畫、全國自行車道系統計畫、國家自然步道系統等67億元,加強日本、港新、歐美等地區國民來華觀光之宣導工作2億元。

(六)數位台灣計畫:共有80項,計列103億元,其目的在建構寬頻、高速及多元化的電信網路,創造E化的生活、商務、政府與交通等環境。主要包括推動寬頻到府600萬用戶、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網路文化建設計畫及國家文化藝術網路發展等e化生活計畫77億元,政府整合服務單一入口,地政、戶政、稅務、監理e網通、全國檔案資訊系統等e化政府計畫21億元,工商服務e網通、產業協同設計電子化及公文交換計畫等5億元。

(七)營運總部計畫:共有13項,計列18億元,其目的在建設海空聯港與無障礙通關環境,獎勵企業營運總部之籌設,及協助企業運用電子化技術進行產業全球運籌。主要包括辦理高雄港聯外道路系統建設計畫、台北港第二期工程計畫等13億元與無障礙通關、企業營運總部等計畫3億元及產業全球運籌電子化計畫、貿易便捷網路化等計畫2億元。

(八)全島運輸骨幹整建計畫:共有47項,計列607億元,其目的在投資與整合大眾交通服務,含環島快速路網之延伸與擴建,都會捷運網、高速鐵路與聯外鐵路、台鐵捷運化暨區域鐵路、東部鐵路快速化等建設。主要包括辦理第二高速公路後續建設、台灣地區西部走廊東西向快速公路建設、北宜高速公路建設、西部濱海快速公路工程及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等計畫402億元,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與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工程等計畫162億元,東部鐵路改善計畫、高鐵站區聯外道路系統改善等42億元及台鐵都會區捷運化暨區域鐵路建設計畫1億元。

(九)水與綠建設計畫:共有35項,計列190億元,其目的在促使地貌改造與復育並推動綠營建計畫,加強水資源規劃利用與發展再生能源,及辦理污水下水道建設。主要包括辦理加強造林及森林永續經營計畫、台灣地區河川流域、河海堤整建工程、國家公園建設及城鎮地貌改造計畫103億元,台灣省、高雄市及福建省污水下水道建設計畫50億元,阿公店水庫更新、水庫更新改善與集水區保育計畫等16億元,發展再生能源、風力發電第一期計畫等16億元與綠建築推動方案及綠校園5億元。

(十)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共有24項,計列43億元,其目的在活化社區營造組織,進行社區營造資源之整合,推動原住民部落之總體營造、客家文化之振興,及強化社區化的醫療照顧服務體系。主要包括辦理原住民部落社區產業發展、部落社區新風貌等計畫19億元,地方文化館、客家語言復甦與永續成長、發展鄉村型產業、活化鄉村社區組織等計畫19億元及醫療網第四期計畫(社區化長期照護網絡)、健康生活社區化等計畫5億元。

92年度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預算編列情形

二、加速推動公共建設,確保國家經濟穩定成長

為全面提升國家競爭力,本年度重要公共建設計畫共編列1,435億元,其中屬「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部分計列879億元,占公共建設計畫總經費61.3%,其餘556億元,則係賡續辦理各項基礎建設,其內容包括公路、軌道運輸、農業、醫療、衛生、防洪排水、水資源、下水道及觀光等275項建設,如加上營業與非營業基金附屬單位預算部分所編計畫型公共建設經費871億元,及本年度賡續執行之「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特別預算」123億元,共計 2,429億元,應可有效發揮提振景氣、創造就業,提昇國民生活品質之功能。

92年度公共建設計劃各部門別分配情形

三、落實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活化知識創新泉源

擁有優異的科技人力、堅實的高科技製造能力,而形成的「創新系統」,確實為我國經濟發展之優勢,為確保此一經濟領先之優勢地位,政府已於九十年三月間訂頒「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作為我國科學技術政策與推動科學技術研究發展的主要依據,故未來在科技研發資源之配置上,仍將採高成長幅度編列,本年度政府投入科技研發經費規模(不含國防科技部分)達624億元,較上年度相同基礎之科技經費成長11.3%,成長幅度為各項政事支出之冠,連同國防科技編列經費95億元,合共719億元,顯見政府對科技研發之重視。如就研發之領域性質分析,屬於整合型研究部分計編列九項國家型科技計畫合共110億元,較上年度相同基礎增加61億元,約成長1.25倍,包括新增之奈米計畫26億元、晶片系統計畫17億元及數位學習計畫6億元,及屬延續性之基因體醫學計畫23億元、電信計畫21億元、防災計畫5億元、農業生技計畫5億元、生技藥物研發計畫4億元、數位典藏計畫3億元等;其餘514億元係支應一般學術性與34個應用領域之研究所需,較上年度相同基礎略增2億元,其中以支應基礎學術研究201億元、共通性領域82億元、航太領域26億元、醫衛領域18億元、電子領域18億元、生技領域14億元、農業領域12億元及藥品領域12億元等為主。又其屬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之經費共243億元,占政府投入科技研發經費規模624億元達38.9%,充分顯示政府科技策之發展重點。另關於 總統所宣示每年100億元、五年500億元來發展生化科技新興產業之政策,本年度係第二年共編列212億元,較上年度相同基礎增加60億元,包括新增開發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經費44.5億元、增列農業生技、生技藥物研發及基因體醫學等三項國家型計畫經費5億元、基因體暨蛋白體整合創新計畫與基因體研究中心經費8億元等,以加速國內生物科技水準之提升。

四、依法編列教育經費,賡續推動教育改革

依據「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規定,經行政院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計算結果,本年度各級政府共需編列法定教育經費預算為4,127億元,較上年度4,243億元,減少116億元,主要係因各級政府歲入淨額決算數下滑所致。惟基於教育為當前政府重要施政,本年度中央政府之教育經費仍持續增加,共編列1,931億元,較上年度增加9億元,包括編列於教育部主管項下1,407億元及對地方政府教育補助經費524億元,俾促進國內教育事業之永續發展。就教育部主管編列之教育經費內容分析,屬支應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之經費共30億元,包括國際創新研發基地計畫21億元、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7億元、水與綠建設計畫1億元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1億元。另致力於推動教育改革行動方案,計編列最後一年之經費243億元,並賡續辦理「健全國民教育」、「健全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促進技職教育多元化與精緻化」、「追求高等教育卓越發展」、「推動終身教育及資訊網路教育」、「推展家庭教育」、「加強身心障礙學生教育」、「強化原住民學生教育」、「暢通升學管道」及「建立學生輔導新體系」等十項重點工作。又依據「特殊教育法」規定,編列包括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之特殊教育所需經費58億元,占教育部主管預算1,461億元已達3.97%,及依據「原住民族教育法」規定,編列原住民教育相關經費17億元,包括編列於教育部11億元、原住民族委員會6億元,占教育部主管預算約1.14%,均符合法律規定編列下限。除了謀求有限教育資源之妥適配置外,並將輔以教育經費財務資訊全面公開及評鑑工作相關措施之落實執行,俾能有效提升教育經費之使用績效,並加速建立E世代終身學習的社會環境,培育具有創意活力及國際對話能力的新世代。

五、建構文化新視野,營造多元文化環境

長久以來,國人過度重視經濟發展,致人文素質與生活環境未能協調並進、相輔相成,故為確保國家永續發展,落實科技人文化、文化生活化的核心價值,創造台灣成為亞洲熱帶國家生態島嶼典範,本年度將優先支應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有關開拓創意領土、引進人才、利用在地資源,並結合人文與經濟,以發展文化產業之目標,其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共編列15億元,包括文建會辦理規劃設計創意文化園區,並同步推展數位藝術創作與傳統工藝技術,計編列7億元,經濟部加強相關智慧財產權之維護,並成立國家級設計中心,計編列3億元,新聞局輔助出版與影音產業3億元,及教育部延攬國際師資並養成專業人才1億元;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共編列43億元,包括原民會促進部落社區產業發展並建立其新風貌19億元,文建會推動地方文化館,開發文化資產與社區經營,共投入8億元,客委會修整客家文化設施及致力客家語言、文化之復甦7億元,衛生署建構社區化之健康生活與長期照護網路4億元,農委會活化鄉村社區組織以發展鄉村型產業4億元,及內政部改善社區及托育照顧之質量1億元;另輔以觀光客倍增計畫,如文建會辦理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計畫4億元,農委會辦理國家花卉園區2億元、體委會辦理全國自行車道系統計畫4億元及觀光局辦理各項旅遊線執行計畫45億元等,以充分展現豐富且多樣化的台灣人文與自然資源,達到「成就自我、行銷世界」之永續發展目標。

六、強化國防與外交,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與合作

落實「國防二法」,強化全民防衛,發揮統合戰力,貫徹精兵政策,為現階段我國國防施政之重點目標。本年度國防部主管共編列2,616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2,604億元,增加12億元或0.5%,主要為增列一般軍事工程設施及國防科技研究發展經費20億元,以維持既有防衛武力水準,並增列軍事人員人事費31億元,並依實際需要核實減列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金38億元。

當前推動大陸事務及外交工作之基本原則,係在對等、互利、理性、尊嚴的原則下與中共溝通,展現善意,並繼續鞏固與邦交國之邦誼,增進與無邦交國之實質關係,以及積極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本年度外交部主管共編列279億元,與上年度預算數270億元相較,增加9億元,約增3.3%。預算編列之主要項目為辦理擴大國際合作層面、全面拓展對外關係、促進國際交流合作及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等。

為因應現階段兩岸關係之發展,秉持安全、和平、對等之原則,在既有基礎上順應國際新局勢,積極尋求兩岸合作雙贏,循序推動兩岸「三通」政策,並在WTO國際規範下,促進兩岸經貿往來,增進兩岸文教、學術、青年、體育等各項交流與合作,並透過協商保障台商權益。本年度大陸委員會共編列6.8億元,與上年度預算6.6億元相較,增加0.2億元,約增3.1%顯示政府對推動兩岸關係健全發展之重視。

七、強化社會安全網,提升全民生活品質

促進國民就業,提升衛生醫療服務品質,並加強照顧弱勢族群,以建構完善的社會安全體系,為政府持續努力之既定政策目標,亦為全國民眾之寄託所在。近年來由於經濟轉型,國內面臨失業問題,政府推動永續就業工程及就業促進措施,協助失業者再就業,對於國民經濟生活的保障,減緩國內失業率的攀升,已有具體成效,又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加強辦理身心障礙者、兒童、少年、婦女、老年農民等褔利服務及醫療保健工作,為政府照顧弱勢族群之重點工作,均於本年度持續推動辦理,並強化就業保險機制、落實身心障礙者定額進用、推展老人及慢性疾病等特殊醫療照護服務、提升全民健保經營體質等。有關本年度對弱勢族群預算編列情形說明如下:

(一)身心障礙者部分55.5億元,主要為內政部推展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重度身心障礙者參加全民健保保費補助等29.3億元,教育部特殊教育推展、私立大專身心障礙生就學減免 20.2億元,衛生署辦理精神病患醫療費用及養護費6億元,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辦理身心障礙人員職業訓練等0.1億元。總經費較上年減少3.1億元,主要係核實編列私立大學院校身心障礙生學雜費減免等經費所致。

(二)低收入戶部分53億元,主要為內政部補助低收入戶健康保險病患住院保險不給付之膳食費、低收入戶健康保險費等17.5億元,教育部補助低收入戶就學減免、助學貸款利息補助35.5億元,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辦理低收入戶職業訓練0.03億元。

(三)老人部分215億元,主要為內政部發放老人褔利津貼189.5億元、辦理老人褔利服務業務15.2億元、七十歲以上老人參加全民健保保險費補助5.9億元,衛生署中老年病預防保健4.4億元,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辦理中高齡職業訓練0.06億元。

(四)兒童、少年、青年及婦女部分59.5億元,主要為內政部推展兒童、少年及婦女福利服務業務30.8億元,教育部對青少年教育輔導及健全幼稚教育22.3億元,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辦理青少年及婦女職業訓練0.9億元,衛生署辦理B型肝炎防治及衛生保健等3.7億元,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編列榮民子女獎助學金等0.9億元。新聞局辦理關懷婦幼及青少年弱勢團體等0.03億元,青年輔導委員會推動青少年參與服務學習0.7億元。總經費較上年度減少3.1億元,主要係核實編列中途學校及中輟學生輔導經費等所致。

(五)農漁民部分555.7億元,主要為農業委員會編列老年農民福利津貼231.8億元,漁業用油補貼29億元,內政部編列農民參加農保、全民健保中央應負擔保險費補助及農保虧損補助253.7億元,衛生署編列漁民全民健康保險費補助21億元,農業委員會水利會會費補助20.3億元。總經費較上年度減少54.7億元,主要係核實編列農民參加農保、全民健保中央應負擔保險費補助及農保虧損補助等經費所致。

(六)勞工部分573.6億元,主要為勞工委員會與職業訓練局編列勞工參加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保費補助456.3億元及其他勞工業務相關經費114.2億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3億元,衛生署職業衛生保健0.2億元。

(七)中央對地方政府之一般性補助經費屬社會福利部分編列165.1億元,較上年度增加19.2億元。 有關中央政府各機關對弱勢族群預算編列情形列表說明如下:

中央機管對弱勢族群預算編列情形表

八、精進政治清廉,加強維護治安體系

政府歷年來為執行掃黑、肅貪及查賄工作,及維謢治安、加強海防的具體措施上,均投入相當人力物力,並在偵辦案件績效上獲得顯著成果,為貫徹建立廉能政府及維謢社會治安之基本政策,本年度仍將加強掃黑、肅貪、精進偵防能力、全面遏止犯罪、貫徹依法行政及保障人民權益,以提振公權力,增進人民對政府之信賴,營造安定法治之社會。本年度編列相關經費共737.5億元,包括法務部掃除黑金行動方案、健全機關內部防制貪瀆機制、籌設廉政專責機構、強化行政執行專責機關功能、防制毒品及經濟犯罪等經費185億元;內政部提升犯罪偵防專業能力、嚴正交通執法、全面掃黑除暴整頓治安及精進警察教育訓練等經費267 億元;海岸巡防署辦理查緝走私偷渡、籌建海岸監控系統、充實海上救難與環保裝備及商漁港安檢器材等經費131億元;司法院加速司法革新及妥適審理各類案件等經費153億元;財政部加強清理欠稅稽徵經1.5億元等。

九、奠基政府改造新工程,建立競爭活力新政府

政府改造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奠基工程,也是當前世界先進國家追求高度發展的重要策略。在面對全球化經濟的競爭壓力下,政府體制必須進行功能性與結構性的雙重調整,才能回應民眾與國際社會對政府施政的期許與挑戰,因此當前政府本著「顧客導向、彈性創新、夥伴關係、責任政治、廉能政府」的理念,以「興利創新的服務機制、彈性精簡的行政組織、專業績效的人事制度、分權合作的政府架構及順應民意的國會改造」為目標,透過分階段方式進行政府改造,期能實現當前國家發展的願景藍圖,建立「高效能」、「負責任」與「應變力」的政府。

今年元旦我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在邁入經貿新紀元後,如何建構一個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政府組織架構,攸關未來國際競爭力及經貿發展,因此政府組織改造已成為現階段最重要的工程,為此本院在總統府所設政府改造委員會的指導下,審慎檢討完成「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中央政府機關組織基準法草案」及「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草案」等組織改造三法送請 貴院審議,期能透過規模精簡化、建制合理化、強化政策的領導與統合,落實業務與組織的合理劃分及組織彈性化,促成適切妥當的組織變革。

由於政府改造的基礎乃在於文官體系之改革,也就是對人的改造、心態的改造及觀念的改造,因此政府團隊的體質要強化,必須效法企業界「策略管理」、「績效管理」、與「回應顧客」的觀念,具備效捷性、彈性及回應性的能力,所以有必要引進競爭市場機制,充分運用民間力量,將現代企業觀念與作法引入政府機關,強化人事制度績效管理的精神,精簡組織結構,運用法人組織與第三部門,簡化行政流程,鬆綁僵固法規,消除本位主義,委託民間經營,並以職能為導向,分層負責,逐級授權,使國家機器靈活運作,建立具全球競爭力之活力新政府。

本年度中央政府各公務機關預算員額15萬7,209人,較上年度相同基礎之員額 15萬8,152人,減少943人,其中由地方移入辦理營業稅人員增列2,696人,移撥地方政府之保安警察減列1,500人,扣除以上因素後,淨計精簡2,139人,顯示政府近年對機關組織與員額所作控管,持續展現成效。本年度中央政府整體人事費支出為4,227億元,較上年度法定預算數4,223億元,略增4億元,主要係本年度配合擴大全民健保費基費率增加公務人員參加健保保費26億元,由財政部自行辦理營業稅徵收業務所需增加人事費27億元,配合政府改造計畫實施組織調整與精簡員額所需增加退休給付經費23億元及核實增加國防部軍事人員人事費31億元等所致。整體人事費支出占歲出總額1兆5,724億元之比率仍達26.9%,未來仍將持續積極推動政府改造等相關事宜。

十、其他事項

(一)原住民預算編列情形 本年度公務預算編列原住民相關經費共81.8億元,較上年度法定預算數71.7億元,增加10.1億元,約14.1%,主要為原住民族委員會編列57.4億元,教育部原住民教育推展及學雜費減免等經費11億元,農業委員會山坡地水土保持及造林計畫等10.6億元,衛生署加強山地離島醫療保健體系等1億元及其他機關辦理原住民計畫經費1.8億元。如連同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農業特別收入基金及就業安定基金等編列相關經費8.7億元(已扣減由公務預算增撥基金11.4億元部分),共87.7億元。茲將中央政府各機關對原住民預算編列情形列表說明如下:

中央政府各機關編列對原住民相關經費情形表

(二)加強金門、馬祖及澎湖等離島地區建設 本年度編列補助金門、馬祖及澎湖等離島地區經費共92.6億元,主要為文化建設委員會辦理地方文化館等0.3億元,內政部辦理台閩地區古蹟維護計畫等3.3億元,財政部對地方政府統籌分配稅款與土地增值稅短少數之補助2.4億元,教育部辦理國民教育行政及督導等4.7億元,經濟部補助金門、馬祖地區水資源整體開發計畫及離島地區用水差價補貼等2.1億元,交通部辦理金門整體港埠建設及馬祖地區交通建設計畫等1.8億元,農業委員會推動漁村新風貌及環境改善等1億元,衛生署加強離島地區醫療保健及醫療設備等1.1億元,環境保護署垃圾處理後續方案等0.8億元,離島建設基金編列27億元,行政院直撥補助金門縣、連江縣與澎湖縣政府一般經常性支出及基本設施等補助經費48.1億元。如連同另由交通作業基金編列金門尚義機場飛航安全中期改善計畫等4.1億元、馬祖南竿機場新建工程等5.1億元及馬公機場民航站區擴建工程等5.2億元;石油基金補助離島地區油品運補費用9億元;台灣電力公司電廠擴建計畫等55.4億元;中華電信公司編列固定網路通信計畫等11.8億元;中央健康保險局補助代辦全民健康保險業務行政費用、國軍老舊營舍改建基金老舊營舍整建計畫等4.5億元,合共187.7億元。此外,如再將金門、連江與澎湖縣所獲分配之中央統籌分配稅款18.9億元及菸酒稅10.8億元一併納入計算,則可供金門、馬祖及澎湖等離島地區建設經費共達217.4 億元,茲將中央政府各機關編列補助金門、馬祖及澎湖等離島地區經費情形列表說明如下:

註:1.92年度中央各主管機關對離島地區補助金額減少之原因,主要係(1)文建會91年度原編列補助文化設施之規劃與設置2.6億元,因屬一次性計畫經費,92年度未再編列。 (2)內政部補助創造城鄉風貌示範與污水下水道建設計畫,92年度依工程實際需要編列1.79億元,較91年度減少2.14億元。(3)交通部91年度辦理金門地區綜建方案0.67億元,因屬一次性計畫經費,92年度未再編列。(4)農委會91年度原編列補助推動漁港建設1.9億元,因屬一次性計畫經費,92年度未再編列。(5)衛生署加強離島地區醫療保健體系等計畫,92年度依工程實際需要編列1.09億元,較91年度減少0.93億元。 2.離島建設基金除編列補助金門、馬祖及澎湖地區23.24億元外,另補助台東縣綠島鄉與蘭嶼鄉1.97億元,屏東縣琉球鄉1.53億元,基隆市基隆嶼0.1億元,高雄市東沙島0.05億元,宜蘭縣龜山島0.1億元,以上合計26.99億元。92年度離島建設基金對金門、連江縣及澎湖縣之補助,分別減少0.3億元、0.41億元及1.61億元,主要原因包括(1)91年度補助金門、馬祖地區水資源整體開發計畫經費0.51億元與0.80億元,92年度改由經濟部公務預算支應,(2)91年度分別編列補助澎湖縣港灣設施改善維護計畫與綜合體育館新建工程2.83億元及1.09億元,92年度依工程實際需要各減列1.53億元及0.46億元

中央政府編列離島地區經費明細表

(三)客家委員會經費編列情形 尊重不同族群之文化差異,推動客家族群語言、教育文化發展,以營造台灣成為更多元和諧之現代社會。未來將加強維謢客家文物、推動客家語言教育、協助客家農村轉型、建立客家族群聯繫網站等,以促進客家文化發展。本年度客家委員會計編列9.6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4.2億元,增加5.4億元,包括辦理一般行政事務2.5億元,興建客家文化園區2.1億元、推動客家電視頻道及客家傳播發展計畫3.3億元、海外合作交流0.4億元、客家文化及社會力振興計畫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