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預算法第85條規定,國營事業預算之主要內容,包括營業收支之估計、盈虧撥補之預計、固定資產之建設改良擴充、長期債務之舉借及償還、資金之轉投資及其盈虧之估計等。營業收支之估計,主要係預估本年度之經營成果,即營業收入、支出與淨利等;盈虧撥補之預計,主要係預估本年度國營事業經營所獲盈餘之分配與虧損之填補等事項;固定資產之建設改良擴充、長期債務之舉借及償還、資金之轉投資及其盈虧之估計,則屬現金流量項目之一。茲就本綜計表之營業收支、盈虧撥補、現金流量等綜計情形分別說明如下:一、營業收支之預計國營事業各項收支金額龐大,茲將本院核列本年度預算之主要產銷營運目標、營業收支及損益情形分別說明如下:(一)主要產銷營運目標(詳表丁3)1.電力:銷售2,247.8億度,較上年度2,260.3億度,減少0.6%。發購電2,356.9億度,較上年度2,372.2億度,減少0.6%。發售電量減少,主要係因部分綠電轉由民間業者供應所致。2.成品天然氣:銷售226.6億立方公尺,較上年度221.8億立方公尺,增加2.2%。生產230.6億立方公尺,較上年度225.5億立方公尺,增加2.2%。產銷量增加,主要係因預計市場需求增加所致。3.液化石油氣:銷售55.4萬公噸,較上年度59.4萬公噸,減少6.7%。生產33.8萬公噸,較上年度36.4萬公噸,減少7.3%。產銷量減少,主要係因預計市場需求減少所致。4.石油燃料:銷售2,149.6萬公秉,較上年度2,219.6萬公秉,減少3.2%,主要係因預計市場需求減少所致。生產1,936.6萬公秉,較上年度1,903.8萬公秉,增加1.7%,主要係因工場停機養護天數較上年度減少,煉製量增加所致。5.石油化學品:銷售382.1萬公噸,較上年度367.8萬公噸,增加3.9%。生產343.2萬公噸,較上年度327.1萬公噸,增加4.9%。產銷量增加,主要係因預計市場需求增加所致。6.給水:銷售25.4億立方公尺,較上年度25.5億立方公尺,減少0.3%。生產32.5億立方公尺,較上年度32.8億立方公尺,減少0.8%。產銷量減少,主要係因預計用水需求減少所致。7.砂糖:銷售35萬公噸,較上年度35.5萬公噸,減少1.4%。生產4萬公噸,較上年度4.5萬公噸,減少11%。產銷量減少,主要係因預計市場需求減少所致。8.豬隻:銷售2.9萬公噸,較上年度2.8萬公噸,增加2.1%。生產3.8萬公噸,較上年度3.7萬公噸,增加1.7%。產銷量增加,主要係因豬隻育成率提升所致。9.郵件:運遞18.7億件,較上年度19.5億件,減少3.8%,主要係因預計市場需求減少所致。10.存款:平均餘額25兆2,148.1億元,較上年度25兆2,471.3億元,減少0.1%,主要係因預計營運量減少所致。11.放款:平均餘額8兆3,746.6億元,較上年度8兆1,483.2億元,增加2.8%,主要係因預計營運量增加所致。12.保險:營運值1,921.6億元,較上年度2,069.5億元,減少7.1%,主要係因預計業務減少所致。13.菸:銷售106.9萬箱,較上年度111.5萬箱,減少4.1%。生產97.6萬箱,較上年度101.3萬箱,減少3.7%。產銷量減少,主要係因預計市場需求減少所致。14.酒:銷售472.8萬公石,較上年度498.9萬公石,減少5.2%。生產472.1萬公石,較上年度498.3萬公石,減少5.2%。產銷量減少,主要係因預計市場需求減少所致。15.鐵路客運:營運量113.1億延人公里,與上年度相同。16.鐵路貨運:營運量5億延噸公里,與上年度相同。17.海運裝卸:營運量7.4億計費噸,與上年度相同。18.船舶停泊:營運量385萬艘時,較上年度366.9萬艘時,增加4.9%,主要係因預計營運量增加所致。19.曳船:營運量7.9萬小時,較上年度7.7萬小時,增加2.7%,主要係因預計營運量增加所致。20.機場旅客服務:營運量4,284.7萬人次,較上年度4,908.1萬人次,減少12.7%,主要係因預計旅客服務量減少所致。 (二)營業收支及損益(詳表111、114、115及圖2、3)1.營業收入共列2兆6,218.6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2兆5,560.8億元,增加657.8億元,約增2.6%。2.營業成本共列2兆2,559.1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2兆1,738.1億元,增加821億元,約增3.8%。3.營業費用共列1,346.8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1,350.4億元,減少3.6億元,約減0.3%。4.營業收支相抵後,獲營業利益2,312.7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2,472.3億元,減少159.6億元,約減6.5%。5.營業外收入共列255.1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243.5億元,增加11.6億元,約增4.8%。6.營業外費用共列515.5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543.4億元,減少27.9億元,約減5.1%。7.營業及營業外收支相抵後,獲稅前淨利2,052.3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2,172.4億元,減少120.1億元,約減5.5%。8.所得稅費用共列106.9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115.3億元,減少8.4億元,約減7.2%。9.稅前淨利扣除所得稅費用後,獲淨利1,945.4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2,057.1億元,減少111.7億元,約減5.4%。二、盈虧撥補之預計國營事業本年度編列附屬單位預算之15單位中,除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因收支結餘悉數提列準備,淨利無列數外,獲有盈餘者12單位,虧損者2單位。其盈虧撥補預計如下:(一)盈餘分配(詳表121)1.可分配之盈餘本年度預算獲有盈餘事業之淨利總額1,982.1億元,連同累積盈餘741.7億元、其他綜合損益轉入數19.6億元,及首次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淨增利益本年度實現數19.9億元,共有可分配盈餘2,763.3億元。2.按分配項目(如圖4)(1)填補虧損56.5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2.1%。(2)提存公積455.8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16.5%。(3)撥付股(官)息紅利2,007.2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72.6%。(4)分配航港建設基金及民航事業作業基金38.1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1.4%。(5)提撥地方政府14.1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0.5%。(6)未分配盈餘191.6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6.9%。3.按分配對象(如圖5)(1)中央政府共得1,934.9億元,地方政府共得14.1億元(其中地方政府獲配股息紅利3.5萬元、依國營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及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規定,提撥地方政府14.1億元),合計占可分配盈餘總額70.5%。(2)其他政府機關共得39.7億元(其中其他政府機關獲配股息紅利1.6億元、依國營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及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規定,分配航港建設基金及民航事業作業基金38.1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1.4%。(3)民股股東共得70.7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2.6%。(4)留存事業機關703.9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25.5%,其中填補虧損56.5億元,提存法定公積370.6億元、特別公積85.2億元,未分配盈餘191.6億元。(二)虧損填補(詳表121)本年度預算發生虧損事業之淨損總額為36.8億元,係台灣自來水公司及臺灣鐵路管理局之經營虧損。本年度預算淨損連同以前年度累積虧損1,857.3億元,及其他綜合損益轉入數12.2億元,共有待填補虧損1,906.3億元,除撥用盈餘56.5億元外,尚有待填補之虧損1,849.8億元,留待以後年度填補,包括台灣電力公司622.4億元、台灣自來水公司2.6億元及臺灣鐵路管理局1,224.8億元。(三)繳庫盈餘(詳表124)本年度預算各事業可分配盈餘經分配結果,應繳納國庫額為1,934.9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2,043.7億元,減少108.8億元,約減5.3%。二、盈虧撥補之預計國營事業本年度編列附屬單位預算之15單位中,除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因收支結餘悉數提列準備,淨利無列數外,獲有盈餘者12單位,虧損者2單位。其盈虧撥補預計如下:(一)盈餘分配(詳表121)1.可分配之盈餘本年度預算獲有盈餘事業之淨利總額1,982.1億元,連同累積盈餘741.7億元、其他綜合損益轉入數19.6億元,及首次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淨增利益本年度實現數19.9億元,共有可分配盈餘2,763.3億元。2.按分配項目(如圖4)(1)填補虧損56.5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2.1%。(2)提存公積455.8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16.5%。(3)撥付股(官)息紅利2,007.2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72.6%。(4)分配航港建設基金及民航事業作業基金38.1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1.4%。(5)提撥地方政府14.1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0.5%。(6)未分配盈餘191.6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6.9%。3.按分配對象(如圖5)(1)中央政府共得1,934.9億元,地方政府共得14.1億元(其中地方政府獲配股息紅利3.5萬元、依國營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及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規定,提撥地方政府14.1億元),合計占可分配盈餘總額70.5%。(2)其他政府機關共得39.7億元(其中其他政府機關獲配股息紅利1.6億元、依國營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及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規定,分配航港建設基金及民航事業作業基金38.1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1.4%。(3)民股股東共得70.7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2.6%。(4)留存事業機關703.9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25.5%,其中填補虧損56.5億元,提存法定公積370.6億元、特別公積85.2億元,未分配盈餘191.6億元。(二)虧損填補(詳表121)本年度預算發生虧損事業之淨損總額為36.8億元,係台灣自來水公司及臺灣鐵路管理局之經營虧損。本年度預算淨損連同以前年度累積虧損1,857.3億元,及其他綜合損益轉入數12.2億元,共有待填補虧損1,906.3億元,除撥用盈餘56.5億元外,尚有待填補之虧損1,849.8億元,留待以後年度填補,包括台灣電力公司622.4億元、台灣自來水公司2.6億元及臺灣鐵路管理局1,224.8億元。(三)繳庫盈餘(詳表124)本年度預算各事業可分配盈餘經分配結果,應繳納國庫額為1,934.9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2,043.7億元,減少108.8億元,約減5.3%。二、盈虧撥補之預計國營事業本年度編列附屬單位預算之15單位中,除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因收支結餘悉數提列準備,淨利無列數外,獲有盈餘者12單位,虧損者2單位。其盈虧撥補預計如下:(一)盈餘分配(詳表121)1.可分配之盈餘本年度預算獲有盈餘事業之淨利總額1,982.1億元,連同累積盈餘741.7億元、其他綜合損益轉入數19.6億元,及首次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淨增利益本年度實現數19.9億元,共有可分配盈餘2,763.3億元。2.按分配項目(如圖4)(1)填補虧損56.5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2.1%。(2)提存公積455.8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16.5%。(3)撥付股(官)息紅利2,007.2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72.6%。(4)分配航港建設基金及民航事業作業基金38.1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1.4%。(5)提撥地方政府14.1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0.5%。(6)未分配盈餘191.6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6.9%。3.按分配對象(如圖5)(1)中央政府共得1,934.9億元,地方政府共得14.1億元(其中地方政府獲配股息紅利3.5萬元、依國營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及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規定,提撥地方政府14.1億元),合計占可分配盈餘總額70.5%。(2)其他政府機關共得39.7億元(其中其他政府機關獲配股息紅利1.6億元、依國營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及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規定,分配航港建設基金及民航事業作業基金38.1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1.4%。(3)民股股東共得70.7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2.6%。(4)留存事業機關703.9億元,占可分配盈餘總額25.5%,其中填補虧損56.5億元,提存法定公積370.6億元、特別公積85.2億元,未分配盈餘191.6億元。(二)虧損填補(詳表121)本年度預算發生虧損事業之淨損總額為36.8億元,係台灣自來水公司及臺灣鐵路管理局之經營虧損。本年度預算淨損連同以前年度累積虧損1,857.3億元,及其他綜合損益轉入數12.2億元,共有待填補虧損1,906.3億元,除撥用盈餘56.5億元外,尚有待填補之虧損1,849.8億元,留待以後年度填補,包括台灣電力公司622.4億元、台灣自來水公司2.6億元及臺灣鐵路管理局1,224.8億元。(三)繳庫盈餘(詳表124)本年度預算各事業可分配盈餘經分配結果,應繳納國庫額為1,934.9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2,043.7億元,減少108.8億元,約減5.3%。三、現金流量之預計(一)現金之流量(詳表131)本年度預算國營事業現金之運用,係按營業、投資及籌資等活動,分別表達現金及約當現金之流量情形如下:1.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8,710.6億元。2.投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出8,640.7億元,其中:(1)現金流入5,200億元,包括減少投資4,729.9億元、減少基金及長期應收款2.7億元、減少不動產、廠房及設備18.7億元、減少投資性不動產66.1億元、收取利息330.4億元、收取股利52.2億元。(2)現金流出1兆3,840.7億元,包括流動金融資產淨增176.5億元、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淨增488.7億元、增加投資1兆304.1億元、增加基金及長期應收款1.3億元、增加不動產、廠房及設備2,645.1億元、增加使用權資產0.1億元、增加投資性不動產8.1億元、增加生物資產0.1億元、其他投資活動之現金流出216.7億元。3.籌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出127.9億元,其中:(1)現金流入3,896.1億元,包括短期債務淨增347.3億元、金融債券淨增474.8億元、央行及同業融資淨增13.1億元、增加長期債務2,774.9億元、增加非流動金融負債42.5億元、增加資本243.5億元。(2)現金流出4,024億元,包括流動金融負債淨減112.8億元、其他負債淨減95.7億元、減少長期債務1,678.8億元、減少非流動金融負債3.5萬元、支付利息31.3億元、發放現金股利1,979.9億元、其他籌資活動之現金流出125.5億元。 4.匯率影響數現金流入392.7億元。5.現金及約當現金之淨增334.7億元,係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3兆3,172.5億元,較期初現金及約當現金3兆2,837.8億元增加之數。(二)固定資產之建設改良擴充(詳表134)本年度預算固定資產建設、改良及擴充預計投資2,698.6億元,茲將其建設、改良及擴充,以及資金來源各項目列述如下:1.建設、改良及擴充(如圖6)(1)土地投資42.6億元,占投資總額1.6%。(2)土地改良物投資133.8億元,占投資總額5%。(3)房屋及建築投資229.5億元,占投資總額8.5%。(4)機械及設備投資1,975億元,占投資總額73.2%。(5)交通及運輸設備投資238.9億元,占投資總額8.9%。(6)什項設備投資18.5億元,占投資總額0.7%。(7)核能燃料投資11.3億元,占投資總額0.4%。(8)生產性植物投資0.1億元,占投資總額0.003%。(9)租賃權益改良投資1.5億元,占投資總額0.06%。(10)使用權資產投資44.3億元,占投資總額1.6%。(11)投資性不動產投資3.1億元,占投資總額0.1%。2.資金來源(如圖7)(1)自有資金國營事業本年度預算固定資產建設、改良及擴充由自有資金支應部分共1,003.6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2,698.6億元之37.2%,包括:①營運資金751.2億元及出售不適用資產0.02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27.8%。②增資243.1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9%。③其他9.3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0.4%。(2)外借資金國營事業本年度預算固定資產建設、改良及擴充由外借資金支應部分共1,695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2,698.6億元之62.8%,包括:①國內銀行借款283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10.5%。②公司債1,241.9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46%。③國外借款30.1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1.1%。④其他140億元,占資金來源總額5.2%。(三)主要投資目標(詳表141)國營事業本年度固定資產投資計畫2,698.6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2,606.3億元,增加92.3億元,約增3.5%,主要係台灣電力公司為穩定供電與推動綠能建設增加投資。本年度主要投資目標包括電力擴充、天然氣產能擴充、供給用水,以及軌道、港埠、機場等供應民生需求與便捷大眾運輸之相關建設,對提升各國營事業生產或服務量能、增進公共投資及促進經濟發展等,均有重大助益。由於國營事業固定資產投資計畫金額龐大,故多須分年編列預算辦理,本年度預算投資金額2,698.6億元,約占現有計畫投資總額2兆6,060.8億元之10.4%。截至本年度預算止,各計畫累計投資金額1兆2,783.4億元,約占現有計畫投資總額之49.1%。茲將本年度重要新興計畫目標能量及其完工年月概述如下:1.台灣中油公司(1)示範級軟碳製程工場新建投資計畫,新建處理重質油延遲焦化及軟碳生產工場等,預計114年6月完成。(2)天然氣事業部台中廠港外擴建(四期)投資計畫,新建地上型全容式液化天然氣儲槽、氣化設施及卸收碼頭等設施,預計117年12月完成。(3)天然氣事業部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二期投資計畫,興建地上型液化天然氣儲槽及氣化設施等設施,預計119年12月完成。(4)煉製事業部大林廠增產0.3wt%超低硫燃料油及改質瀝青 生產中心投資計畫,興建真空蒸餾、溶劑脫柏油、改質瀝青及塗料瀝青之生產裝置等設施,預計114年12月完成。2.台灣電力公司 南區一期輸變電專案計畫,新建美工、台江、麻工及和春4所配電變電所,預計119年12月完成。3.台灣自來水公司(1)老舊高地社區用戶加壓受水設備改善計畫(110-113年),改善老舊高地社區供水品質,預計113年12月完成。(2)備援調度幹管工程計畫,埋設17條備援管線,增加區域供水穩定及調配彈性,預計114年12月完成。(3)建置水資源智慧管理及創新節水技術計畫,推廣建置用戶智慧水表,協助用戶節水等,預計113年12月完成。(4)加強平地人工湖及伏流水推動計畫-烏溪伏流水二期,設計每日4萬噸取水能力,作為彰化地區及鳥嘴潭人工湖之備援水源,預計114年8月完成。4.中華郵政公司 購建郵政局所計畫,購置房地4處、興建局屋16處,預計113年12月完成。5.臺灣鐵路管理局 臺鐵軌道結構安全提升計畫(109至114年),全線木枕型道岔汰換為PC枕型道岔及50kg-N鋼軌等,預計114年12月完成。(四)長期債務之舉借與償還(詳表136及圖8、9)國營事業之長期債務,主要係用於生產與營運設備之擴充。本年度預算預計舉借長期借款2,776.5億元,償還長期借款1,678.8億元。舉借與償還數相抵,淨增長期借款1,097.7億元。茲按舉借對象分析如下:1.國內部分舉借2,746.5億元,占舉借總額98.9%;償還1,678.8億元,占償還總額100%。其中:(1)金融機構:舉借1,160.5億元,占舉借總額41.8%;償還494.1億元,占償還總額29.4%。(2)各種債券:發行1,446億元,占舉借總額52.1%;償還1,030億元,占償還總額61.4%。(3)各種基金:舉借140億元,占舉借總額5%;償還154.3億元,占償還總額9.2%。(4)應付記帳關稅:無舉借數;償還0.4億元,占償還總額0.02%。2.國外部分向金融機構舉借30億元,占舉借總額1.1%;無償還數。(五)資金之轉投資(詳表137及丁7)國營事業為應業務經營需要或配合政府政策,常須轉投資其他公民營事業。本年度計有台灣中油公司1單位編列收回以前年度轉投資預算,收回原投資華威天然氣航運公司6.8億元。(六)增資(詳表138)國營事業為提供改善資本結構及辦理固定資產投資計畫等之資金來源,本年度共編列增資預算387.9億元,包括現金增資243.5億元、公積轉帳增資144.4億元,均為中央政府增資,包括:1.台灣電力公司:現金增資1.9億元。2.台灣自來水公司:現金增資39.9億元。3.中國輸出入銀行:公積轉帳增資2.9億元。4.臺灣土地銀行公司:公積轉帳增資130億元。5.中華郵政公司:公積轉帳增資11.5億元。6.臺灣鐵路管理局:現金增資20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