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012 李總統曾參與國民所得統計之評審

  • 發布單位:綜合統計處

李總統曾參與國民所得統計之評審

韋端

(主計故事011,取材:詹德松「國民所得統計評審會拾遺」,國民所得統計評審委員會三十周年紀念特刊,1995)

國民所得統計評審會每屆委員中必有農復會的農經統計專家參與評審,如首任的崔永楫委員,次年王友釗委員亦參與,王委員任期最長,至七十二年榮升農委會主任委員後才改由現任的毛育剛委員接任。李總統登輝先生雖是農經統計專家,但並不是代表農復會參與評審工作,五十七年行政院全國總資源供需估測編審小組奉准設立,小組委員及設計委員剛剛聘定,李先生時任農復會技正,剛從美國修完博士學位回國服務,李先生對計量經濟學造詣甚深,因此專案簽報行政院核准聘為小組的設計委員,與郭婉容、孟慶恩、李慶泉、葉萬安、陸民仁、林海達、邱士燿、于宗先、張宗利等 設計委員,合作研訂總供需估測計量模型及年度總供需估測工作。六十一年該小組裁併入行政院主計處,設計委員改聘為國民所得統計評審委員,李委員至六十七年榮升台北巿市長後,才改聘為評審會顧問。就設計委員及評審委 員任期自五十七年至六十七年前後計十一年,但李委員擔任委員之前,很早就參與國民所得有關之農業統計及商品流通分析工作。五十一年筆者在省處工作,奉派參加院處舉辦為期二個月之國民所得統計訓練班,訓練課程中國民所得概論、國民會計編算方法及統計學,分別 由孟慶恩、張宗利、陳思明講授,而各類統計多由該類統計之統計長主講,其中農業生產統計由李登輝委員講授。李委員講授農業生產統計,每節都開門見山的直指要點,簡單明暸,例如「光復以後本省農業生產統計在制度上及方法上,均有頗著的進步,但因受政府財力的限制,這些制度的善用與不斷的技術改良,是目前最困難的問題,在這種情形之下,不斷的技術改善與調查方式的改變是克服斯項困難須要考慮的問題。」這一段話,今天看起來很熟悉,跟聽到總統的演講很相像。又如「林業統計因採用報表查填,未成立統計調查方式與制度,放在這報告中刪去不提」,一句話就將林業統計全部刪除。同時其講義與其他課程的講義不同點是每項統計都作檢討,指出改進的要點,供作未來改進參考。

李委員參與模型設計或國民所得統計結果之審議,均極認真執著,即使已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公務極繁忙,亦儘量撥空前來參加開會。民國六十五年為提供籌編中央政府歲入預算參考,筆者經以GNP作為估計各項稅收估測之解釋變數,李委員質疑所依據之解釋變數GNP本身係總體經濟模型所預測之結果,換言之,未來的GNP本身有正負誤差存在,再據以解釋各項稅收,作點推計,其誤差的區間擴散,並不妥適。經查當時適遇第一次能源危機,GNP估測之誤差極大,確有檢討之處,但如與財政部之過去五年預算數平均增加率估計結果比較,仍可作參考之用。因此提報行政院計畫預算審議委員會時,李政務委員同意稅收估測受到技術限制,未必能精確,但仍可供訂定稅收預算數之參考。